《五星出东方》国际美术大展论坛在北京展览馆报告厅举行
分类: 最新资讯
礼仪词典
编辑 : 礼仪知识
发布 : 11-10
阅读 :309
作为《五星出东方》国际美术大展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三十年庆典的重要活动之一,2023年10月16日早9点,《五星出东方》国际美术大展论坛开幕式在北京展览馆报告厅举行。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杨晓阳,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来自国内外40余位艺术史家、艺术理论家参加了此次论坛。开幕式由张晓凌担任主持人,他介绍了到场的领导、嘉宾和专家,并介绍了论坛的基本情况。论坛分为三个主题议程,第一个议题是“跨文化互融互鉴:丝绸之路美术研究”,由张晓凌和上海大学博士后、西安美术学院副研究馆员侯懿航主持。当日下午的第二场分论坛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现当代艺术”,主持人是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明和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奕丹。第二天上午青年论坛主题为“新时代的史诗”,由策展人、评论家、全国艺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秘书长、高级编辑钱晓鸣先生和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傅梦妮主持。杨晓阳致辞。杨晓阳在致辞中回忆了美术研究的发展历程,表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美术发展如果没有立足于当代,对于古今中外美术做哲学层面的研究,中国美术在新时代就不会提出新问题和解决思路,获得本质上的提升。他同时肯定了国家层面对大型美术创作和研究的支持,这也是举办此次论坛的初衷。张晓凌主持论坛开幕式。全体嘉宾合影。“跨文化互融互鉴:丝绸之路美术研究”议题主持人张晓凌、侯懿航。王镛发言。彭德发言。雷米·艾融发言。李凇发言。尚辉发言。吴洪亮发言。在全体嘉宾和专家合影之后,首日上午的议题“跨文化互融互鉴:丝绸之路美术研究”正式开始。首先作演讲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教授,他发言的题目是“丝绸之路与佛教艺术东渐”。王镛以简明的语言回顾了佛教艺术传播的路线和过程,尤其是中国化的过程,并指出如果没有丝绸之路,就不会有奇伟宏丽的中国佛教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大放异彩。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彭德随后作了题为“丝绸之路和中国地脉”的演讲,彭德为丝绸之路找到了一个地脉学的依据,并结合了玄学思想诠释了丝绸之路具有丰厚文化遗产的源头。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在题为“丝绸之路,绘画之路”的演讲中深情地回忆了自己和中国绘画的情结,表示丝绸之路实际上唤起了一条文化纽带,连接了所有渴望对话和交流的民族。艾融同时盛赞了中国对造型艺术的坚守,批评了消费主义、投机主义和商业化的危害,并强调了艺术家团结人类、培养人类美好感情、养成国民伟大性格的重要历史责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元培学院导师李凇随后作了题为“中国雄狮的相貌——从1678年葡萄牙送给康熙皇帝的狮子说起”的个案分享。李凇以从唐宋、明清丰富的狮子图像为研究的对象,比较系统地阐释了中国狮子从自然之狮到文化之狮的变化,从而解释了丝绸之路美术中文化不断融合、互鉴一直到变异的过程。中国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美协理事、中国评协理事尚辉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美术为人类艺术发展提供的经验”的演讲,探讨了中国美术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以人民精神变迁为研究对象,导致中国美术整体性转型的大课题,指出艺术从为贵族服务转到为人民服务,转到以人民的精神变迁为研究对象、为主体,是中国美术现代性的核心要义。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美协副主席吴洪亮在题为“不喜平庸——创新传播中国艺术”的演讲中以个人的丰富策展经验展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即中国艺术在向外推广的时候应该具有的策略、路径和方法。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转换、展示和传播,让其他国家的受众能领略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这是吴洪亮演讲的主题意义所在。孙伯君发言。于洋发言。张惠明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孙伯君发言的题目是“西夏文献对河西石窟考古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提出在图像研究的基础上参照文献进行相互印证的研究方式,对美术史研究、敦煌学研究,对河西走廊的石窟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价值。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博士生导师于洋随后作了题为“‘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生态与策展传播”的演讲,以独特的视角对当前“一带一路”主题美术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法国高等实践学院历史语言与文献学博士、广州美术学院研究中心、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张惠明演讲的题目是“从哈达到敦煌的早期大乘佛教护法者——龙王图像”,从哈达、于阗、敦煌三地选择了一些图像,介绍了龙王图像从西往东传播的情况。从图像学的角度来讲,这些图像可以成为当代美术创作的重要资源。何塞·文森特·纳瓦洛发言。张鹏发言。杨东谕发言。西班牙瓦伦西亚文化协会主席经济学家、瓦伦西亚足球俱乐部财务总监何塞·文森特·纳瓦洛的演讲题目为“丝绸之路——中国与西班牙文化的千年之路”,他提供了中国和西班牙在贸易、文化和艺术交流方面的大量史料,并热情洋溢地向在场观众发出参观瓦伦西亚的邀请。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杂志社社长张鹏在题为“丝绸之路艺术的建构与美术价值”的演讲中从教学、艺术史研究和创作研究这三个层面对敦煌艺术的当代性转换做了系统性的陈述,指出了丝路精神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杨东谕的演讲题目为“未终结的故事——以乌尔王陵的里拉琴与马王堆的套棺”,通过拟人形象的研究,区分了东西方不同的生命观价值观、自然观和生命观,把拟人化形象方法的运用放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进行观看,从而助力中国当代文化建设。“全球视野下的现当代艺术”议题主持人陈明、王奕丹。林木发言。葛玉君发言。陈池瑜发言。当日下午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现当代艺术”的论坛议程中,四川大学教授、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林木首先作了题为“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艺术”,表示文化的多样性是源于各民族、各地域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审美习惯,重视文化多样性才是真正全球化的视野,在这样的全球化视野中中国当代艺术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随后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院书记兼教学部主任葛玉君带来了他的个案研究“20世纪50年代潘天寿教学体系及其影响”,从五个方面深入讨论了潘天寿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教学体系的独特作用和贡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池瑜在题为“首都机场壁画的艺术成就与历史意义”的演讲中深入论述了首都机场壁画创作的前因后果,并以此来讨论新时期中国美术发展的缘起和发展历程,特别指出了首都机场壁画对新潮美术的影响。约瑟普·塞尔达发言。牛宏宝发言。高天民发言。刘淳发言。邵亦杨发言。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教授约瑟普·塞尔达在题为“声音景观”的演讲中指出,声音不仅是一种信息的媒介,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达方式,声音是超越时间的情感连接,这种探索和实验拓宽了当代艺术发展的边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与现代艺术研究所所长牛宏宝的演讲题目为“写意与写实的双重变奏:文明互鉴中的自我身份建构”,他探讨了中国文化在近百年来发展的过程中所遭遇的首要的问题,即身份的交互和厘定、主体身份的重构和传统知识的创造性转化,认为所有外来的文化知识必须经过主体民族的认同才有合法性。中国国家画院理论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研究员高天民作了题为“全球视野中的汉字艺术”的演讲,界定了“汉字艺术”的定义,即以汉字和传统书法为基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向人类文化艺术开放,建立于人类精神和观念的当代艺术方式。批评家刘淳发言的题目是“让美术作品见证历史”,讨论了美术作品和历史证据的关系,美术作品见证历史的可能性。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邵亦杨以“当代性的追求”为主题探索了当代性的准确定义,并以徐冰的作品为例,诠释了当代性的生成途径。朱浒发言。李昌菊发言。马琳发言。陈妤姝发言。宋康发言。潘晓华发言。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史论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朱浒的演讲题目为“从美术考古实物重新审视汉唐艺术对域外的影响”,从考古学的角度来考察汉唐艺术对域外各国的影响,对当前“讲好中国故事”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李昌菊以“本土美术批评的现代转型与当代价值”为题,围绕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这两个相对的概念,通过文体样式的丰富、语言与思维的调整、术语主题的扩容以及转型的当下意义探讨了本土美术批评的现代转型与当代价值。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博士生导师、中华艺术宫副馆长马琳的演讲题目为“从‘艺术进社区’到‘艺术社区’”,提出艺术进入生活和艺术生活这样一个转变,结合了个人的博物馆实践探讨了美育传播,艺术传播、艺术乡建等诸多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陈妤姝的演讲题目为“18世纪欧洲对中国宝塔形象的应用和理解”,谈到了在转变的过程中宗教意味的淡化以及背后的政治和实用原因。四川文理学院副教授宋康以“中国当代艺术策展史的维度”讨论了当代艺术策展史书写的几个维度,包括身份、结构、视角、方法论和话语体系,非常深入地、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中国当代艺术策展所面临的问题和难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潘晓华分享了题为“风舞华庭,庄严绚美——大唐西市博物馆馆藏粟特彩绘描金白石塌考”的研究,讨论了粟特人风神形态的含义和作用,以及入华以后与中原文化尤其是道教之间的关系。“新时代的史诗”议题主持人钱晓鸣、付梦妮。马俊营发言。翟楚夏发言。杨雅健发言。殷铄发言。蔡力杰发言。董帅发言。刘其让发言。10月17日上午,主题为“新时代的史诗”的青年论坛继续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马俊营作了题为“中国漆艺术在东西方双向奔赴中蝶变升华”的演讲,对漆艺术从中国古代的传承一直到当代的发展做了系统的介绍,呼吁建构有广度、有厚度、有深度,且具有引领性的中国当代漆艺术话语体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翟楚夏的演讲题目为“刍议‘具身认知’理念在宏大历史题材展陈设计中的实践”,以党史馆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展览”展陈的设计为主要案例,用跨学科的“具身认知”理论解释了展陈设计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长沙理工大学教师杨雅健的演讲题目为“场域的叙事——当代数码装置艺术动力机制的生发及特征”,用对新兴学科和跨学科的敏感和深入,总结出动态交互性、多重远程链接的超文本特性、沉浸式视听下的自然观/宇宙观的融合思考三个当代数字装置艺术的基本特征。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殷铄作了题为“从近年来的国际双年展看艺术中政治性表达的变化”的演讲,将他近年来对各种国际双年展中政治表达的观察作了一个总结并提出其中的演化规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蔡力杰的演讲题目为“倪端《聘庞图》新探——兼谈明代的访聘故事图像”,通过《四聘图》的历史演变来分析相关的审美和制度的变化。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董帅以“‘双重性别’:南宋陈清波扇画的细节隐喻与空间叙事”为题,以精巧的角度对南宋画家陈清波进行了图像学和社会学分析。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刘其让的演讲题目为“可视的叙事史:当代艺术史研究中的精神视野与人文回归”,通过对西方的艺术技术、艺术风格这些变化和艺术所承载的人文精神的关系作了比较深入的剖析。马一芳发言。王士超发言。何鑫发言。崔晓旋发言。于广莹发言。李苑珊发言。王馨怡发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马一芳作了题为“21世纪以来敦煌书法研究成果:成就·现状·展望”的报告,对敦煌书法作了非常系统的介绍,并希望用有比较确凿年代的藏经洞文本作为参照,对那些年代、创作有争议的作品来做鉴定和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士超演讲题目为“‘逸品’历史切片——《唐画断》的宋代编辑策略”,用了编辑学、版本学、文献学的一些方法对“逸品”做了深入分析。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何鑫的题目是《熊猫作为方法:视觉形象史研究的中国立场》,把中国的瑞兽大熊猫的国家形象和文化形象做了一个系统的梳理,指出大熊猫已然化身成为中国最明确的动物象征,取代了龙和睡狮,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觉表征。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崔晓旋以“金明两代‘裙撑’文化考议”为题,探讨了和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关联的中国古代服饰体系如何体现中华正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于广莹的演讲题目是“破解艺术商品化之谜——智能技术赋能艺术的困境及应对”,提出了艺术要站在真诚的、独立的人类向善价值的基础上,不能被资本和商品属性所绑架,保持纯粹性和独立性的核心观点。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李苑珊的演讲题目为“入世与仙隐——谢时臣《四皓图》图示与功能解读”,对《四皓图》历代的变迁和审美意义、社会意义都做了细致的解读,探讨了江南地区社会转型下其绘画作品在文人阶层和民间流通的兼容性以及明清绘画史上文人画世俗化的进程。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王馨怡以“艺术的劝说——视觉修辞学视域下当代艺术中语言与图像关系研究”为题,对视觉修辞学以及语言和图像的关系做了深刻的探索,并提出了当代艺术的重要特性在于视觉⽂本与观念性的互渗与相长,由此生发出对艺术形式可能性的新尝试和对视觉修辞的新探索。张晓凌作论坛总结发言。青年论坛结束后,张晓凌作了总结发言,代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和大展组委会向各位专家和青年学者的成功演说表示祝贺,尤其向青年学者提出了殷殷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打破西方一直以来的优势,创造出一套新的方法论。张晓凌还在讲话中提到艺术史写作中缺乏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建构,希望未来中国能够建造一套艺术史观和以艺术史材料为基础的价值观体系。